安徽张溪金桥佘氏重修宗谱序

发布:佘定虹 发布时间:2019-10-13 浏览次数:2,628次

安徽张溪金桥佘氏重修宗谱序

江左之佘姓,有两族,一居铜陵之大通镇,一居东流之张溪与黄石矶。而吾邑距东,相越仅数十里耳,忆余自乙酉春,受馆张溪,东主即佘君特峰、岭南二先生也。一时真诚相与,居平无款曲,余亦坦率,若家人每酒酣茶罢,话及家常。二君深以谱牒未修为憾,余曰:“噫谱乃重事,非可责成一人,必谋之合族且修,以三十年为轮,何独君之汲汲也”。君乃曰:“我族自嘉庆敦廉、绍祥诸公续修后,迄今六十余载矣,以先生三十为轮之言是,则我子孙罪之大者也,又安敢缓耶。”旋以是年倡议,奈经费不成,越明年,岭南先生弃世,又明年特峰先生继逝,而谱事乃浸,余亦抱笔别去,后遂无暇过问者。今年来复假馆斯地,其族长步蟾、维如诸公,再为聚议,且公举永青、帮荣、宪章、芸井、文彬诸先生肩其责,而二君之喜嗣,贵春、贵琳亦与焉嗟乎。耆硕无存,老成凋谢,以六十年中,生殁丧葬,嫁娶婚姻,里居迁徙,散漫而无纪者,一旦网罗放失,补辑成书,此固事之最不易,而亦事之最难巳者。乃五易蟾圆,积成卷贴,将付剖劂,索序于余,余素不文,曷散谬任。然:犹意数年前,所与谈及者,今幸其事有成,又值余重游之日,或亦文字之缘事,有前定乎,爰不揣简陋,聊掇数言于篇首,使佘氏之览斯谱者,乐成功之,速知续修之艰,庶日兴月盛,后将踵事而增之,则佘氏之兴,正未有艾也。

时在  龙飞光绪甲午年(公元1894年)孟秋月  谷旦

雷川廪贡生江馨拜撰

世谱序

我族昭元公,西晋武帝时,为镇海大将军,征伐有功,赐以佘氏,此受姓始也。爰稽后嗣,代有名宦,自考公而下,酉宁拊海晟五公类类,能以功名显而八世,传公宋孝武大明中,官拜司空。九世休公,十世熙公,一为河南守,一为蓝田令,自活公迁处州,而殷公乃活公弟也,亦为饶州判焉。继起者,武公传约公,约公传仲兴与仲祥公,仲兴官浙江而即居浙,仲祥公为海宁令,荣保公为益州剌史,历代簪缨,累朝科甲,洵无间矣。由荣保递传积宁公,其子有二,一名远,一名迪,远公居汴州,迪公承前启后,传至再兴,再兴之后,绪延敏及廷玉而传钦公,钦公登唐进士,为国子博士,荣华公为中书舍人,志公为遂安主簿,至复公、茂公非所谓不坠其绪,能亢其宗者乎。而祥甫公、司铎清溪,有转移风化之才,士林倚重,暨彦华公生子二:胜采、胜宗。胜采迁广东,胜宗公亦生子二:超公、起公。即其后也。起公居铜陵马仁山,家千三百余口,旌为义门,殆亦媲美于张公,艺欤厥后。道本公迁靖州,道通公(起公次子)为迪功郎,永昭、永成皆其裔也。永昭公生子三,次子思礼为扬州判,有五子焉:逢、远、通、达、迁。而我族通三公之苗裔,世居歙县,历传至泰十公,元时以明经教授休宁,为休始祖。由是族大支繁,卜迁不一,汉三公迁闵口,原清公迁佘家坞,后又迁阳源。我鼻祖天奇、天富二公,由阳源而迁东邑,一居张溪,一居黄石,诚披荆斩棘,历尽艰难,以各有其地,至今日瓜瓞绵绵,宗支永奠衍雁门之世绪,迁地为良承,岩歙之宗,祊分居尽善,适见张溪河上,清流之万派,同源黄石矶头,江水之千支共贯,是以膺尊长,命议修家乘,功成告竣,原原本本,脉络分明,用以镌之,以垂永久,于以见祖德宗功之远也。是为序。

旧谱序

考之礼曰:先河而后海,明水之有源委也。传曰:葛垒庇其本根明,木之有支干也。吾以为氏族之有谱也,亦然盖谱,所以纪一姓之事迹,一家之人数,非宗不入,肯祖不容谱亦甚严矣哉。然:姓有所始,基有所开,后世无忘前人之业。即家乘以纪之,或一传焉,或再传焉,或世世传焉,于以见一脉之沿流,昭然不爽,岂可令其久湮?而弗起而重新也哉。我族于崇祯六年,世谱刊修,已定其于赐姓之由,代传之祖,旧牒载明,不必赘述。我鼻祖天奇、天富二公,居休宁之阳源,弃乡井别桑梓,一迁东邑之张溪,一迁东邑之黄石,诚披荆斩棘,智虑俱深,以肇此丕,丕基将以卜万世之利也。于是乎,居之厥后思贤、思文、思武以及思敬,莫不谨承父业,各有远志,即欲安辑而光大之。岂其即勤,垣墉而不涂,塈次既勤朴,斗而不涂丹艧乎。由是丁男,户口生齿,殷繁抚树,而筹百年之计,莫如人诚恐,代远年湮,而于生死之名目,渐即遗失,卒负罪于先人者,不少是以膺尊长命,复兴纂辑。晋唐以后,代有簪缨,披图可念,无庸扬推陈也。自泰十公以下,世系而以字命派,掉脉而以次相承,昭穆以明宗祧不乱,生者得以有名,殁者藉兹无失,至于滥饰赞传,焜耀耳目之,观而究之名,不副实陨,越贻羞我族,卒不愿有此行也。兹当厘订详明,虚文不尚,派别支殊,总以见一派之相通,原原本本,缕晰条分洵无间。然徐见腊祭于家庙,饮食宴于寝庭,而九族之聚而处者,展牒以视,尊祖故敬宗,敬宗故收族老,老也长,长也幼,幼也莫非亲,亲之所联而属也,于乎盛矣,岂不休哉。是为序。

重修谱序

间尝系易而占,夫涣之象萃之象,与夫井也、说也,恍然于氏谱之说,有以相通也。何以言之彼夫人之发族也。其始不过一人开创,迨其后生齿日繁,人数日满,丁男户口,毂击肩摩,始则共处而同居,继则分门而别户,涣矣久之派别支分,一传再传,世世传之,几将有不能书一之势。家之有谱,所以虑其涣而使,有以聚之也。然聚之而不致于涣者,其唯取象于萃乎,夫萃者聚也,吾观人之祖有德者,其后必大宗;有功者,其家必昌,究其房则各出也。贵联之一体,支则分立也,宜通之一家统,难齐之形势,合而登之于牒,岂犹散漫欤,至于取旁支,以掉脉援,同出以联宗皆准,夫萃卦以化而栽之,则知世谱之有所统也。萃之时义大矣哉。由是自鼻祖以下,原原本本,继继承承,世系明昭穆,辨小弗加大也。新不间旧也,远无胜亲也,非宗不入脉络,分明读易,而玩夫井鄙以言辩,井然有条,不几于谱牒之意,卒有合欤?而人之愿有谱也,亦愿有谱,而藉以畅其情也。异时合族于寝,燕饮于庭,少长咸集,欢乐之极,相与聚谈。长者曰:“我氏宗谱聿有规条,至严且肃,尔后生小子,宜宏远谟辉煌家乘,以与我乃祖乃父争荣即极,诸国史扬芬更所望也,甚毋玷我先人”。小子曰:“唯鄙敬奉教,维时展牒以视,以数祖德,以念宗功,欣匕然均有所喜也。不取象于说,而何取之。”余族长集议重修,功成告竣,其于祖宗之源流,无不洞晰,则上自祖祢,下及子孙,存者殁者,历历详明,则涣者有以萃之,井然有条矣,人莫不说矣,涣也萃也,井也说也,恍然于世谱之说,有以相通也夫。是为序。

龙飞嘉庆二十四年(公元1819年)己卯岁林钟月吉日谨撰

盖闻莫为之前,虽美弗彰,莫为之后,虽盛弗传。予等族谱,先代屡经编辑,历今年久,复议重修,真所谓承先启后者也。顾予等阅人谱牒多矣,见有远援,古藉希壮厥观,究之附会支离,参差实甚,更有滥用,赞传实不称,各徒滋隐憾予族。始自昭元公西晋时由科甲,为镇海大将军,征伐有功,赐姓更余为佘,是为佘氏之始祖。绪延奕祀,派别支分,代有仕宦,不胜缕述,即就本支,通公以后,簪缨累匕,焜耀当时,第于其中,约刊图像,俾后世览图而敬慕焉。至于赞传,概议不刊,以杜粉饰之弊。予等执斯见以叙,则后世子孙披览之余,庶可昭然若揭矣。

嘉庆二十四年(公元1819年)己卯岁十一月吉日

裔孙锦云敬撰

三修宗谱序

世家则作自史迁,年谱则编自康成,此所以成一代之史也。吾以为一家之谱,固有同原者,予族系出晋武,昭元公为佘氏之祖。其后阀阅家声,簪缨世胄,绵绵延延,相承勿替。旧谱载明,兹不复赘。但自天奇、天富二公,自休之阳源来东,此乃东邑始迁之祖也。礼曰:尊祖故敬宗,敬宗故收族,其所心收族者,良不可无谱,以联属之。吾族之谱修者屡矣,自嘉庆己卯续修后,故老之再议重修者,屡议未果。始由水患频,仍经费不足,继由粤逆窜乱,奔走流离。呜呼,沧海桑田,天道多变,遭时致乱,人事中更,迄今耆旧无存,老成凋谢,欲于守缺抱残之,后编数十年,无稽之书,此固责之最不易,而亦责之最难已者。岂祖宗之咎与抑,亦子孙怠玩,有以至此也。其间生殁迁葬,婚姻嫁娶,及派别支分者,可终听其散漫无纪乎。今春,族长明悦、明顺、载中、广盈等倡议重修。命明议、帮林经其费,幸族人俱形踊跃,醵资若干分,任编校不数月,迄有成书,披览一过,觉体例本诸先民,而吾族之尊卑长幼,世系焕然一新,未尝不鼓掌而称快,然是举也,赞修则芸井也。分理则贵春、贵琳也,供笔札则良勋、宝森也,予素无才,学识三长,惟吾族不弃躬亲,铅槧得从诸尊长后,又岂敢贪人之功以为己力乎。亦冀上不失祖宗一脉之传,下不失子孙一本之谊,与史迁之,世家纪康成之年,谱书不大相背戾者,吾族幸甚也。今付手民乐,诸公之志有成爰,不揣简陋,聊缀数言,以弁简端云耳。是为序。

皇清光绪二十年(公元1894年)岁次甲午大吕月谷旦

裔孙作枢敬撰

四修谱序

作国史,以载治乱兴衰,而昭一朝之法纪;修家乘,以具生亡继续,而叙合族之彛伦,是家乘之修,与国史之作,两相并重。为孝子慈孙者,岂可不开心乎。吾族佘氏,自民国前十八年纂修宗谱,迄今五十余载,中经倭寇兵燹,人民星散,议修不果。予目撃时艰独,趁其时将合族谱稿,逐房编辑,各股分收,以备后来重修宗谱之大计。今幸合族倡议重修,一致踊跃,予更不辞其责,而乐为完成,是诚承先启后之一善举。考吾族,自昭元公在西晋时,为镇海大将军,征伐功高,赐佘为姓,此吾佘氏受姓之始也。至于历代宗支,累朝科甲,详载旧谱,毋容赘述,即就本支天奇天富二公,始由阳源乔迁菊水,一居张溪,一居黄石。是张溪黄石乃以天奇、天富二公为鼻祖。阅两月而谱牒告成,予喜纂修之速,故不揣简陋,聊叙数言,以纪大略,第愿将来椒衍瓜绵,大启雁门世系,珠联璧合,永振新郑家声,则所谓家乘之修,与国史之作,两相并重也已。

中华民国三十六年(公元1947年)丁亥大吕月谷旦

裔孙宝森谨识

五修谱序

尝闻人道以亲亲为本。亲亲故尊祖,尊祖故敬宗,敬宗故收族也。宗谱之所以纪世系,分支派,别亲疏,明长幼者,皆本亲亲之意而为之。

吾县张溪金桥和胜利黄石佘氏,源流自夏封亲王余侯之后,世称余姓。到西晋武帝,定公之子昭元公任镇海大将军,因战功显赫,勅赐雁门佘氏,易余姓为佘姓,历传无异。此佘氏之所由来也。观佘氏衍派,历代有明贤公侯。自昭元公始祖至今六十余世,“历代车服配九扈,世系旗章置三公。”文章横锦,斑斑在记。宁家安国,有德于天。

续修佘氏宗谱,恪守上溯源流之始,下逮继世之宗。明昭穆以尚祖;系所生以尚嫡;序长幼以尚齿;列像赞已尚思。此乃大忠大孝之盛德也。

元至正二十年。四十二世祖天奇公、天富公由休宁徙菊邑。天奇公居张溪,天富公居黄石矶。两公在两地始宅斯土。此处精英荟粹、灵气所钟。今逢盛世,文化维新。金桥佘氏裔孙嘉浩、建民、根培、永琪,黄石佘氏裔孙松林、信其等望公贤才,昂然于煨烬之余。劈草莱斩荆榛,立意万世。猛志续修谱牒。秉烛于公元二○一一年清明始。开箧笥吟输墨之香,续六十四年前之残本。仿庐陵之范例,增时新之概念,统明贤之事迹,删腐朽之陈词,邀远衢之宗亲、合根本之目的。继前人矩获,立后辈楷模之况当。

佘氏两房分支,子孙繁衍。按行派条分缕晰,溯本探源。镌诸刊梓,一目了然。待宏篇告竣之日,吾表数言于谱首,非敢自夸附骥之能,盖不忍负诸公盛意,云尔是为序。

公元二○一二年三月

吉旦

次壬辰年癸卯月

袁贵海    顿首拜撰

评论

发表评论


佘氏历史
热门文章 更多->
云南澄江大河口佘氏祠堂

云南澄江大河口佘氏祠堂,每年最后一月中询召开佘氏记祖会(100)余人...

佘雪曼:香港著名诗书画家

佘雪曼 中国著名书画家、教育家。佘雪曼先生(1907年4月23日-1993年...

重庆璧山县永川地区佘氏宗亲

联谊分会成立活动会议纪要 时间:二00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十点整 地...

佘氏联谊成立筹备会

尊敬的中华各省市区县佘氏宗亲们大家好!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球佘...

雁门绵世泽 豸府振家声

安徽铜陵县大通镇佘氏宗祠联 上联说相传佘氏先祖有人曾任雁门关...

佘家贡姜

铜陵市佘家贡姜厂座落在中国古铜都,铜陵白姜原产地铜陵美丽的铜官...

《艺为人生》佘春明

佘春明,男,汉族,1972年出生,云南玉溪澄江人。毕业于云南艺术学...

重庆市綦江县佘氏迁移情况

綦江佘氏家谱记载:佘氏,是大禹一个名叫雯的小儿子的后代。雯被分...

中国潮汕佘氏宗族的起源考究

由余之后系出隗姓  据《辞源》载:“佘姓,姓氏寻源云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