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得姓受氏始祖源流
根据乾隆五十九年老谱《佘氏古今源流集序》记载,水有源头木有根,寻根溯源,佘氏系出臬陶有处之代。得姓受氏,始自昶,昶乃伯高之后裔(伯高是黄帝的医臣)。公元前十一世纪,昶镇守佘令郡(雁门),及商季世,诸侯背叛天下匈匈。昶揆文奋武削平僭乱,帝嘉乃丕绩,赐姓佘,封为佘令将军。昶公为得姓受氏之始祖,距今有三千一百多年(?)。
二、一脉流传分迁情况
自佘氏始祖昶镇守佘令郡,受赐佘氏以来距今三千余年,佘氏分系之支流落居修水,已易迁十二次。
三世祖耀宗公为逃父难与母陈氏、妻和氏迁伊侯之墟苦县,(约公元前1122年),四世同为陈国大夫而受赐采邑迁居苦县,系第一次之迁移。
春秋战国时期(约公元前770—前221年),十九世用仕赵,封为大将军而迁于赵,此为第二次迁移。
二十三世汉(字道钟)(约公元前221—前207年)秦国封为太子太傅而迁于秦,系第三次迁移。
三十一世松公永赞(字震柏)汉时封为河东太守,(约公元206—公元220年)转迁铜陵太守,立祠铜陵为铜陵堂,此为第四次分迁。后裔七十七世祖梦麟公字起,世居銅陵,一门义聚一千三百余口,子孙以科弟显,御赐“义世銅陵”匾额,遂以聚义为堂,后嗣达奉。
三十二世祖向公(字定方)为成纪令(今甘肃天水市)晋封为荣禄大夫而迁于晋,此为第五次迁移。
七十三世方达(字文道,号德卿)宋真宗咸平六年癸卯(公元1003年)连中二名进士,选翰林大学士,官任江西抚州府正堂,转堕南昌府正堂,赐封荣禄大夫,妣舒氏封一品诰命夫人,夫妇携子波佐、波佑随任落业于江西南昌县猪市巷,此为第六次分迁。
八十四世兴六(字聊魁)宋理宗宝祐年间(公元1253年至1258年)任湖北武昌府左卫,携妣曹氏,子明七、明八,孙丙五随任迁居湖北武昌之江夏大洞镇。明八携子丙五迁楚之京口百罗丘,此为第七次分迁。
八十五世明八公,元朝末年(公元1357—1363年)因避陈友谅之乱,明八携子丙五、侄茂六(明七之子)迁蒲圻大贵畈(今为周氏住基)落业居住,此为第八次迁移。八十八世景二由大贵畈迁居黄沙堡骆山下畈,即今之大屋湾,此为第九次分迁。从九十一世宏八公(即迁蒲七世祖)支下分迁各庄始祖如下:
宏八公同兄宏七迁狮峰庄为始祖,宏八生子四:明,城,伦,潘。明公狮峰庄二世祖,城公:迁叶家垅长枫林分支祖。伦公迁尖峰山,大洪岭,金狮泉,港边庄分支祖。潘公迁狮峰东分、石槐岭分支祖。明公之子:永昌、永高狮峰三世祖。永昂传至十四世应会公明末被李兵掳至江右吴城改姓胡。永欽迁白洋畈庄分支祖。永昌生长子宪公携子宗汉由狮峰迁咸宁川石下庄分支祖。宪公次子宗洞迁山背底庄分支祖。辅公狮峰四世祖。辅公生长子宗尧迁北洪桥分支祖。三子鉉公迁官塘庄分支祖。永高生长子:鎰公立辅公子宗契为嗣生起莘、起润、起芳,起萃、起莱、起廉、起华。十二世起廉迁咸宁马鞍塘庄分支祖。起华立起芳之子可谅为嗣,谅生应冈,冈生自隆,隆生日宏,宏生九子:麟、俊、由狮峰迁崇之泉窝庄分支祖。六子:雄生士能士德士瑶同迁四川,九子:琼公生士朝士邦俱迁陕西兴安府。起廉公支下(迁蒲十八世)士禄公迁江西修水淇源下庄始祖。十一世宗儒公迁坳白庄分支祖。鎰公之子宗禹迁官塘庄分支祖。永高次子盛公为西湾庄,大屋湾分支祖。还有:六世祖玄六:大屋湾分支祖。玄七生宏九,九生基,基生永泉,永泉生:端、瑞、旭、胜。瑞公大屋湾中漳分支祖。旭公迁咸之川石中庄、上庄分支祖。
明七公支下因多届未有修谱情况不明,只能按总谱世系略载:
一世:明七—②茂六—③全九—④玉一—⑤景芳、景清—⑥
景芳生⑥潮:海、浩、漳、润、深。海生⑦伯通、伯达、伯亮。浩生⑦伯先、伯昌。漳无后,润生⑦伯广,深生⑦伯荣、伯禹。
景清生⑥潮滨、潮澄。潮滨生⑦伯泉、伯万、伯富、伯贵。
潮澄生⑦伯:福、文、礼、智、信、敏、惠。
⑤世:可大(高岭庄迁蒲一世祖)—⑥思凤—⑦南塘—⑧兴旺、—⑨思公⑧兴广—⑨昶公—⑩啟东—⑾二南。⑨昶—⑽文所—⑾士南。⑧兴聪—⑨忠公。⑧兴明—⑨鼎春⑦世天裕—⑧开兰、开桂、开芳
开兰—⑨有德—⑽洪相—⑾恩富、恩贵、恩荣。
开桂—⑨有福—⑽洪忠—⑾恩柱
开桂—⑨有寿—⑽一水—⑾玉宗
开桂—⑨有喜—⑽泰忠
开芳—⑨有朋—⑽洪祥—⑾恩荣
开芳—⑨有朋—⑽洪发—⑾恩华、恩富
明七公之后裔已分布于贵泉、官塘、北门、洪上、六门、常岭、蛤蟆、桂竹、寺前等庄。另有部分人丁迁于江西修水、湖北通城此次未入谱。明八公之后裔现分布于狮峰、叶家垅、石槐、大屋湾、尖峰山、坳白、西湾、川石上庄、川石下庄、马鞍塘庄、江西修水淇源下庄,另有部分人丁分布于嘉鱼、四川、陕西、此次未入谱。可大公居茶安岭、天裕公后裔分布于荆泉、黄沙、璋峨、楠木、栏花树、獭山、崇阳县杨林、洪山等地,嘉鱼、通城、咸宁、陕西等地庄份未入谱。
三、铜陵佘氏班辈派行
可大公(字应受,高岭庄迁蒲一世祖,明七公之玄孙)老派句(同治壬戌八月立):
文应尚国,辅佐明朝,家修学裕,廷献功超。
天裕公老派句:
天开有洪恩,公臣光衍裔,敬上宗祖德,世代永昌隆。
光绪壬午年冬应天二公合修派句:
同承先绪,大振家声,人才慰起,和平永敦。
明七公支下老派句:
明茂全玉景,潮伯兴讳玉,良茂愈登廷,必有承帮志。
明八公老派句:
明丙文景宣,玄宏单名永单名,宗起可应自,日单名士敏必,先奇光华在。
又订有:
士敏必先奇,光华在位时,辅天开德政,治国绍仁基,才学原宜大,经权尚有维。成家崇经述,历世兆锤熙。
明七、明八二公合派句:
立德光华在,朝端显达时,辅天开政本,治国绍仁基,才学原宜大,经权尚克为,传家崇继述,万世兆雍熙。
一九九三年新修明七明八二公合派句:
瑞紫源东宇,神州耀升平,孝信礼仁义,敦本秉忠清,楚江千涛涌,腾达跃凱音,培基育俊秀,继昔传万春,铜陵福再旺,南昌嗣芳荣。
四、历次修谱情况
由于大革命时期和文革时期佘氏宗谱被没,只能按九三年重修宗谱有关老序时间记录:
明七、明八、明九都是鏞公之孙,其后裔分布在湖北武昌汉口、咸宁、蒲圻、嘉鱼、崇阳、洪湖、麻城、大冶、阳新等地方,也有分迁于全国各地,各公支下各地方自行修谱,班派均不统一,同姓不同宗。派行都不一样。
清雍正六年(1728年)修谱有序,
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(1794年)修谱有序,
清道光十五年乙未(1835年)修谱有序,
清同治十三年甲戌(1874年)修谱有序,
清光绪三十年乙已(1905年)修谱有序,
民国十九年庚午(1930年)修谱有序,
中华人民共和国(1993年)修谱有序
光绪壬午年天裕公与应寿公支下合修,天裕与应寿二公支下合派。
1930年明七、明八二公支下合修统一派号。
1993年由狮峰庄佘茂奇主修的族谱(蒲谱),南大庄和北大庄合修八公的“先、奇”六字为同派,统一派号。
将南大庄的“德、同”和北大庄的“立、德”以及明八公的“先、奇”六字合为同派,统一派号。
一九九三年续修宗谱主修人:高岭庄:朝栋。寺前庄:维学
洪岭庄:世湖,荆前庄:祖国,贵泉庄:德鹏,狮峰庄:茂奇,
尖峰山庄:光彪,川石下庄:在坤,坳白庄:朝忠,
协修人:高岭庄:同秋,洪岭庄:世松,荆前庄:德武,狮山庄:世界,寺前庄:光宗,洪上庄:京南,北门庄:德崇,官塘庄:志兴,贵泉庄:志诚,洪岭庄:代明,大屋湾:光玉,狮峰庄:朝金,川石下庄:华明,川石上庄:在德,坳白庄:朝强,
马鞍庄:在安,黄沙庄:祖才,江西修水:光宝(字玉林)
天马庄:德祥,尖峰山庄:光炳。
五、宗祠及支系祠堂
仅知马鞍塘庄的祠堂一进五幢在文革时期被武汉红卫兵烧毁,现已无存。。(其余不知,请当地知情者补充)
六、銅陵堂佘氏迁徙繁衍情况
(各庄人数请当地宗亲统计补充)
七、附谱序原文:(加进谱序佐证)
①佘氏古今源流集序②源流总序③家乘序④马鞍塘庄源流序
资料来源: 1993年修谱重刋的老谱序
( 初稿:江西修水佘玉林。校订、 定稿:请佘海坤宗亲)
此文稿佐证
二○一二年七月廿一日
上一篇:重庆南川区巴南区佘氏